• skyseven@sky7.com.cn

  • 上海浦东新区沪南路2157弄复地万科活力中心B座9层

三大石化巨头半年报揭晓:营收超3000亿,净利润分化明显

2025-09-10 11:25:22

一、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2025年上半年,石化行业在复杂的宏观环境中展现出较强的韧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规模以上工业原油加工量达3.6161亿吨,同比增长1.6%,这一增幅反映出国内石化产业在"稳产增产"政策引导下的稳健发展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地缘政治因素持续扰动市场,但整体原油供需面趋向宽松,国际油价中枢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为下游化工企业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成本环境。这种原料端的成本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需求端疲软对行业盈利能力的冲击。

从产业发展方向看,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显著加快,这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成为企业构建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

二、三大龙头企业业绩深度解析

荣盛石化:规模优势下的盈利承压

荣盛石化作为亚洲重要的聚酯、新能源材料、工程塑料和高附加值聚烯烃生产商,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86.3亿元,同比下降7.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亿元,同比下降29.82%。

640.png640 (1).png

产能布局分析: 公司主导运营的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展现出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具备年加工4000万吨原油、880万吨对二甲苯(PX)及420万吨乙烯的产能规模,炼化一体化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这种"油头化尾"的产业布局为公司构筑了稳固的成本护城河。

市场地位分析: 从国际认可度看,荣盛石化在多个权威榜单中表现亮眼:Brand Finance"2025全球化工最具价值品牌榜"第5位、《化学与工程新闻》"2024年全球化工企业50强"第14位、ICIS"世界化工企业100强"第8位。这些排名充分体现了公司在全球化工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贸易视角解读: 尽管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但考虑到公司庞大的产能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其在聚酯产业链的话语权依然强劲,为下游贸易商提供了稳定的供应保障。

恒力石化:盈利韧性与创新驱动并举

恒力石化上半年营业收入1038.87亿元,同比下降7.69%,但归母净利润达到30.50亿元,展现出优于同业的盈利韧性。扣非归母净利润22.9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43元。

技术创新突破: 公司研发费用8.29亿元,同比增长1.36%,成功自主研发新一代光蓄热纤维"酷暖丝",PBS类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些创新成果为公司在高端化工材料领域奠定了技术基础。

产业集群优势: 作为国内最早投产的"民营大炼化"企业,恒力石化构建了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500万吨/年现代煤化工装置、150万吨/年乙烯项目和1660万吨/年PTA装置四大产能集群。这种"油煤化"深度融合的战略布局,实现了显著的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

智能制造升级: 恒力化纤荣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多个子公司入选"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为公司降本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撑。

恒逸石化:海外布局与产业延伸双轮驱动

恒逸石化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60亿元,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公司聚焦"一滴油、两根丝"主业,在炼化、PTA、聚酯纤维三大核心业务板块持续深耕。

640.jpg

产能规模扩张: 目前公司已形成800万吨/年炼化设计产能(文莱炼化项目一期)、2150万吨/年参控股PTA产能、1325万吨/年参控股聚合产能等完整产业链布局。这种垂直整合优势实现了从原油加工到化纤产品的全链条价值创造。

海外战略突破: 作为民营大炼化领域中唯一实现海外炼厂规模化运营的企业,文莱炼化项目一期保持满负荷运行,该项目是我国民营企业在海外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为公司开拓东南亚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

研发投入加码: 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达4.60亿元,同比增长23.97%,显著高于同业增长水平,体现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

新项目进展: 广西钦州年产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项目一期预计下半年投产,该项目将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

三、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展望

行业发展趋势研判

  1. 一体化程度持续提升:三大龙头企业均在强化"炼化一体化"布局,这种趋势将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和运营效率。
  2. 高端化转型加速:从新材料研发到智能制造升级,行业正加速向价值链高端迁移。
  3. 国际化步伐加快:以恒逸石化文莱项目为代表,民营石化企业海外布局日趋活跃。

贸易机会分析

供应链稳定性优势:三大龙头企业的大规模产能投放为化工贸易商提供了稳定的货源保障,特别是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国内大型石化企业的供应链价值更加凸显。

产品结构优化机遇:随着企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为专业化贸易商提供了差异化经营的机会,特别是在新能源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等新兴领域。

区域市场拓展:恒逸石化文莱项目的成功运营为国内贸易商参与东南亚市场提供了重要的供应支撑,有助于拓展海外贸易业务。

综合来看,虽然2025年上半年石化行业面临需求疲软和价格波动的挑战,但三大龙头企业凭借规模优势、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为整个产业链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来源:化工志、化易天下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化易天下客服删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