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yseven@sky7.com.cn

  • 上海浦东新区沪南路2157弄复地万科活力中心B座9层

中石化,25万吨/年热塑性弹性体项目投产!

2025-11-14 11:32:43

一、项目核心要素解析

1.1 投资规模与产能布局

11月12日,中国石化旗下上海石化与湖南石化共同出资的上海金山巴陵新材料公司迎来重要里程碑——总投资32.7亿元的25万吨/年热塑性弹性体(TPE)项目成功投产。该项目从2023年4月土建开工至今,历时19个月完成建设并一次开车成功,展现了中国石化在重大产业项目上的执行能力。

项目位于上海市金山卫,占地352亩,采用中国石化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工艺技术。产能结构涵盖三大类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C):

  • 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14万吨/年
  • SEB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5万吨/年
  • 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6万吨/年

值得关注的是,11月10日首条SBS生产线聚合工序投料后,首釜反应指标即达优良水平;11月12日全流程打通,产出合格的道路沥青改性专用SBS791H产品,生产启动效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2 技术路线的竞争优势

该项目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采用了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成套工艺技术,有效突破了传统热塑性弹性体生产中的三大瓶颈:

环保层面:新工艺大幅降低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这对位于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化工企业尤为关键。

能耗控制:通过工艺优化和数字虚拟工厂技术,单位产品能耗显著低于传统路线,直接助力企业"双碳"目标实现,并降低运营成本。

生产效率:引入智能辅助技术提升用工效率,在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这一优势将持续转化为利润空间。

总经理陈道江强调的数字虚拟工厂技术应用,意味着该项目在生产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环节均实现了智能化升级,为后续产能爬坡和产品结构优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市场定位与产业价值

2.1 区域供需格局重塑

从市场规模看,中国热塑性弹性体消费量约占全球总量的36%,已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更关键的是,华东地区表观消费量占全国40%以上,但此前该区域产能布局相对薄弱,存在明显的供需缺口。

副总经理高冰冰披露的数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30亿元,纳税额超过2亿元,能为华东片区解决约一半的需求量。这意味着该项目将深度改变华东地区热塑性弹性体的供应格局,显著降低该区域对外部产能的依赖程度。

对于化工贸易商而言,这一产能投放将产生以下影响:

  • 供应链缩短:华东下游企业可就近采购,物流成本下降10%-15%
  • 价格体系调整:区域供给增加可能对现有价格体系产生温和下行压力
  • 品质稳定性提升:中国石化的质量管控体系将为市场提供更稳定的产品供应

2.2 应用领域的价值迁移

热塑性弹性体的市场价值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应用领域如鞋底材料、沥青改性、防水卷材等已相对成熟,市场增速趋缓。但该材料凭借"既有塑料特性,又有橡胶特性"的独特优势,加上安全环保、可回收循环使用等特点,正快速向高附加值领域渗透:

  • 婴幼儿用品:食品接触级材料需求持续增长
  • 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材料,可植入人体应用
  • 5G通信光纤光缆:高性能绝缘材料需求爆发
  • 人造革:替代传统PVC材料的环保选择

这种应用领域的升级意味着产品附加值提升,从传统的价格竞争转向性能与服务竞争。对生产商而言,需要加强与下游高端应用企业的技术对接;对贸易商而言,则需要深化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理解,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三、产业链协同与战略意义

3.1 "强链补链"的实质内涵

董事长宁朝晖提出的"强链补链"战略具有双重意义:

补链维度:填补中国石化在华东地区热塑性弹性体产能空白,完善产业布局,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强链维度:通过与上海石化的资源整合,形成"原料-生产-市场"的闭环。项目可充分利用上海石化的溢出效应,获取丁二烯、苯乙烯等优质原材料,保障供应稳定性并降低采购成本。2025年5月签署的蒸汽销售合同即是这种协同的具体体现,既降低了上海石化的单位蒸汽成本,又保障了新项目的能源供应。

3.2 合资模式的战略协同

上海石化与湖南石化各持股50%的合资结构,实现了资源与技术的优势互补:

  • 上海石化:提供地理位置、原料供应、市场渠道优势
  • 湖南石化:输出成熟的热塑性弹性体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经验

这种合作模式避免了单一企业在新领域拓展中的风险,同时确保了技术转移的有效性和生产管理的专业性。

3.3 对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带动效应

作为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该项目的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产能数字上,更在于其对长三角新材料产业集群的支撑作用。长三角地区集聚了大量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热塑性弹性体下游应用企业,本地化的高性能材料供应将显著提升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形成"材料-制造-应用"的产业生态闭环。


来源:千涂在线、化易天下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化易天下客服删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