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万吨级宁波石化基地将如何影响中国化工行业走向?
一、规模跃升与核心数据解读:宁波石化基地迈入“世界级”
2025-11-03 10:49:262025年8月22日,中国海油宣布旗下中海炼化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浙江宁波一次性开车成功。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正式建成,也为行业提供了以下核心数据和事实:
1.总炼油能力突破9000万吨/年: 宁波石化基地现有的总炼油能力构成清晰,包括镇海炼化(4000万吨/年)、浙石化(4000万吨/年)以及此次新增的大榭石化(1200万吨/年),合计突破9000万吨,一举确立了其全国规模最大的石化基地地位,达到世界级水准。
2.大榭石化关键产能与技术: 新投产的大榭石化项目总炼油规模为1200万吨/年,可年产120万吨聚合级乙烯和丙烯,并配套120万吨聚烯烃装置。
图1宁波石化基地场景图
3.技术创新与国产化: 大榭石化采用自主研发的重质油直接裂解制化学品技术,实现了100%的国产化率,显著提升了我国高端化工品的自主保障能力。
表1 宁波石化集体主要企业级项目统计
这一规模的快速扩张并非简单的数量堆砌,而是中国石化产业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体现,也预示着区域和全国的供需平衡将迎来重大调整。
宁波石化基地的全面建成,对于化工贸易商、生产商和供应链从业者而言,意味着竞争加剧、结构优化、产业链重塑和进口替代加速。
1. 区域竞争与区位优势的辩证关系
宁波地处中国华东沿海中部,是连接南北的交通要冲,其先天的区位优势使其产品能够高效辐射华北、华中、华南及华东的广阔市场。然而,产能的巨大增量也意味着对周边市场的直接冲击和竞争加剧。
贸易商视角: 华东、华北等地区的贸易商将面临更充裕的区域供应选择,但同时也需要应对来自宁波基地的低成本、大规模产品竞争。
生产商视角: 区域内如炼油、乙烯、芳烃等同业生产商,在新产能集中投放的背景下,产能过剩的预期进一步加强,行业被优化的时间窗口临近,尤其主营炼厂将面临优先响应国家政策、进行结构调整的压力。
宁波石化基地不仅体现在庞大的“数量”,更关键在于其在“质量”上的提升,成为我国石化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可借鉴样本。
核心技术突破: 大榭石化采用重质油直接裂解制乙烯/丙烯的自主技术,打破了国外对重油加工技术的垄断。
高端产品进口替代: 基地内多家企业在高端领域实现突破,如浙石化18万吨光学级PMMA项目打破日本旭化成垄断;镇海炼化电子级丙酮、高端聚乙烯/聚丙烯产品以及电池级DMC等均对进口产品形成有力替代。
规模与效率: 万华化学MDI装置实现全球单厂规模最大,体现了中国企业在规模经济和工艺优化方面的全球竞争力。
宁波石化基地通过其庞大的体量,深度服务于下游终端市场,形成了“炼油-化工-新材料-终端应用”的万亿级产业链集群。
原料保障: 为长三角地区的汽车、家电产业,以及华东沿海的纺织行业提供了关键原料保障。例如,镇海炼化、浙石化、大榭石化的聚烯烃及电子级产品是汽车、家电的重要原材料;浙石化300万吨PTA和中金石化芳烃项目则是绍兴纺织集群的稳定来源。
区域差异化分工: 宁波基地与上海石化园区(侧重乙烯衍生物精细化工)、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专攻特种化学品)形成了差异化分工,共同构建了长三角炼化-化工-新材料”的梯度产业链,提高了整体区域的供应链韧性。
宁波石化基地的巨大产能对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在芳烃和乙烯领域:
芳烃与乙烯: 基地内芳烃产能(特别是PX)约占中国总产能的40%,乙烯产能占全国总产量的25%及以上。大榭石化投产后,将对我国芳烃和乙烯产品的进口依赖度产生显著冲击,加速进口替代进程。
宁波石化基地的崛起是中国化工行业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引领”转型的里程碑。展望未来,该基地将进一步巩固其全球地位:
规划中的持续扩张: 基地内仍规划有众多拟在建项目,包括镇海炼化三期(1000万吨炼油和200万吨乙烯)、浙石化远期高端聚烯烃项目和万华化学乙烯项目等。
巩固与引领: 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落地,宁波基地将进一步强化其在全球石化产业中的竞争优势,为中国实现从化工大国向化工强国的转变提供强大支撑。
来源:化工平头哥、化易天下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化易天下客服删除。
Copyright @ 上海天庚化工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39207号-1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沪(浦)应急管危经许[2023]20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