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yseven@sky7.com.cn

  • 上海浦东新区沪南路2157弄复地万科活力中心B座9层

15万吨EVA装置落地靖边,榆能化工聚乙烯产能将达53.85万吨

2025-09-09 16:56:23

项目概况与战略意义

8月27日,榆林市生态环境局作出对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5万吨/年釜式法EVA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情况的公示。

EVA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情况的公示.png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榆能化")计划在靖边现有厂区预留空地投资建设15万吨/年釜式法EVA装置项目,总投资额高达308,089.6万元,这一重大投资决策体现了公司在高端化工产品领域的战略布局。

该项目采用先进的高压釜式法工艺技术,具备多产品柔性生产能力,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生产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nBA(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MA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LDPE(低密度聚乙烯)四种产品,单项产品产能均不超过15万吨/年,总产能设计为15万吨/年。这种柔性生产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工企业应对市场波动的智能化生产理念。

产业布局与资源整合优势

现有产能基础与市场地位

榆能化公司目前已具备30万吨/年的LDPE/EVA装置产能,在国内市场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在聚乙烯产品领域建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此次扩产决策基于对当前生产状况、市场供求关系及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估,旨在进一步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价格话语权和市场占有率。

原料供应保障体系

项目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完善的原料供应保障体系。榆能化通过优化现有装置负荷配置,实现了内部原料的高效整合:

装置负荷调整策略:公司对现有三套装置采取精准的降负荷运行方式,其中LLDPE装置负荷调整至89.5%,HDPE装置负荷调整至90%,LDPE/EVA装置负荷调整至90%,通过这一优化配置可提供原料乙烯8.28万吨/年。

产品结构调整:现有聚丙烯PP3装置全面转向以丙烯原料生产均聚产品,不再消耗乙烯资源,从而为新建装置额外提供原料乙烯2.65万吨/年。

通过上述内部资源整合,项目可获得原料乙烯总量达10.93万吨/年,完全满足15万吨/年EVA装置的生产需求(10.57万吨/年)。这种一体化的原料供应模式不仅降低了原料采购成本,更重要的是确保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项目建设规划与技术特色

基础设施配套

项目建设内容涵盖了完整的生产和辅助设施体系,包括包装厂房、循环水场、地面火炬、过氧化物库及2#总变电站、罐区和中控室改造等公辅设施。环保投资6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2%,体现了企业对环保要求的重视。

技术工艺优势

项目采用高压釜式法工艺技术,并融合管式尾技术,这一技术组合在国内属于先进水平。釜式法工艺具有产品质量稳定、生产灵活性强的特点,特别适合多品种、差异化产品的生产需求。

产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产能规模效应

项目建成后,榆能化的聚乙烯生产规模将达到53.85万吨/年(包括26.85万吨/年LLDPE和27万吨/年HDPE),新增15万吨/年EVA/EnBA/EMAA/LDPE产能。这一产能规模将使公司在西北地区聚乙烯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产业链协同效应

项目充分利用公司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通过内部原料供应体系的建立,实现了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稳定的双重目标。这种产业链协同效应将显著提高产品竞争力,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优势。

区域经济带动作用

作为位于陕西靖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化工项目,该装置的建设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项目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还将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市场前景与风险分析

从市场角度看,EVA作为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和功能性材料,在光伏、包装、鞋材、电线电缆等领域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光伏产业对EVA的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该项目通过多产品柔性生产设计,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有效规避单一产品的市场风险。同时,依托现有产能基础和完善的销售网络,新增产能有望快速实现市场化。


来源:煤化工信息网、化易天下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化易天下客服删除。

热门文章